開放式結局,溫柔的故事 — 探索《午餐盒》

在這篇《午餐盒》的影評中,我探討了電影如何透過開放式敘事、細膩的情感,以及微妙的音效設計,打造出一個深具感染力的觀影體驗。透過兩個孤獨靈魂由一個簡單的午餐盒連結在一起的旅程,這部電影提醒我們,愛與陪伴可以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。一起來回顧這部電影的故事、角色,以及那些讓人難以忘懷的小細節,還有它的結局為何在電影結束後仍久久縈繞心頭。

美麗的開放式結局:為何如此重要

有些電影選擇開放式的結局,讓觀眾自行解讀故事可能的結局。這樣的手法賦予觀眾自由去想像不同的可能性,並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版本。我認為這是一種強大的敘事工具,主要有三個原因:

大多數人看完電影後,除非觸及自己深層的情感,否則很快就會忘記。但當電影結局模糊不清時,它會在觀眾心中留下餘韻,讓人不斷回想故事,拼湊可能的結局,並在片尾字幕過後依然揮之不去。

開放式的電影能與觀眾建立更深的連結。觀眾被邀請填補故事中的空白,讓他們感覺自己也是故事的一部分,參與敘述的過程,並以自己的方式塑造結局。

帶有悲傷或失望結局的電影通常讓人不願再重看。畢竟,誰願意反覆經歷痛苦,除非有更深層的心理需求?相比之下,開放式結局讓觀眾有機會探索多種可能的結局,保持好奇心,而不用一再面對絕望。

《午餐盒》正是一部開放式結局的電影,邀請觀眾自由想像故事可能的走向。由於這是影評,內含劇透,歡迎尚未觀影的讀者稍後再回來閱讀。

Lunch Box

我通常比大多數人晚很久才看熱門或受矚目的電影。我喜歡用全新的心境體驗電影,不受流言和評論的影響。這也是為何由里特什·巴特拉(Ritesh Batra)執導的《午餐盒》一度沒進入我的視野。最近在重看《旅途》,看到伊爾凡·可汗(Irrfan Khan)出現時,立刻想起了《午餐盒》。終於看完後,我驚為天人。多麼出色的演員,充滿細膩與層次感。他的去世不僅是印度電影的巨大損失,更是全球影壇的不可彌補的缺憾。

故事概要:一場錯誤如何引發連結

電影開場介紹了尼拉(Nila),由妮姆拉特·考爾(Nimrat Kaur)飾演,是一名典型的孟買郊區家庭主婦。她試圖為丈夫的午餐增添風味,希望為夫妻關係帶來更多快樂。這個午餐盒由孟買著名的「送餐大叔」運送,這是一個錯綜複雜且高效的系統,透過火車、搬運工、手推車等多種方式,將午餐從家裡送到辦公室。

在開場字幕中,我們跟隨著午餐盒的旅程,從尼拉的家出發,途經不同路線,並瞥見送餐大叔的日常生活。歷史上,送餐大叔以近乎完美的配送系統聞名,世界級的六西格瑪準確率達到99.999666%,幾乎不會送錯或遺失午餐。然而諷刺的是,這場偶然的錯誤卻成為故事的轉折點,正是由這個高效的系統發生了配送失誤。

巴特拉的電影巧妙地暗示,即使尋找真愛的機會如同六西格瑪錯誤那樣渺茫,仍值得等待,也值得勇敢嘗試。在尼拉的案例中,午餐盒被錯送到了由伊爾凡·可汗飾演的薩贊·費爾南德斯(Saajan Fernandes)辦公室,從而引發了整個故事的開端。

薩贊是一名喪偶的中年男子,過著孤寂且與世隔絕的生活。隨著時間推移,他逐漸忘記了如何展現同情心,或與人建立聯繫,這些細節在電影的前半段悄悄揭露。他的生活緩慢且單調,直到尼拉的午餐盒為他帶來了新的節奏和意義。

Lunch Box

配送錯誤促使薩贊與尼拉透過午餐盒展開書信交流。兩人都是孤獨且受傷的靈魂,在信件中找到慰藉與陪伴。自妻子去世以來,薩贊無目的地過著生活,唯一的未來想法就是提早退休。而尼拉則是一位善良溫暖的母親,有個可愛的女兒,但因丈夫的忽視與冷漠,使她感到孤立與憂鬱。兩人各自背負著深深的空虛,透過信件開始建立連結、互相理解與希望。

後來,我們認識了另一個角色——沙伊赫(Shaikh),由納瓦祖丁·西迪圭(Nawazuddin Siddiqui)飾演。他是薩贊辦公室的一名年輕實習生。與薩贊一樣,他也是孤兒,但與薩贊不同的是,他選擇與心愛的女孩私奔,追尋自己的心。沙伊赫的存在為薩贊單調的生活帶來新鮮視角,促使他更深刻地反思自己的選擇,以及他真正想要的人生。

Lunch Box

隨著書信交流的增加,薩贊與尼拉變得越來越親近,幾乎分享了所有心事。尼拉透露她想帶著女兒離開城市,逃往不丹,那裡的生活成本遠低於印度。薩贊則建議他們可以一起搬到那裡。他們的交流成為了一扇窗,讓彼此看見自己的夢想、挫折,以及相互提供的情感支持。

在電影結尾前,他們決定在一家餐廳見面。然而,最後一刻,薩贊卻選擇放棄。他覺得自己年紀太大,而尼拉還年輕,未來有更多人生可以探索。無法面對見面的情境,他選擇遠遠觀察她,並寫下一封信,靜靜地表達自己的情感,默默地放手,卻仍緊握著彼此之間的連結。

不久之後,尼拉的世界再次改變。她的父親在母親(由莉莉特·杜比飾演)的照顧下,因肺癌去世。在一次溫馨的對話中,母親坦承自己的婚姻有多麼不幸,並給予尼拉一句智慧的話:「有時候,錯誤的列車,會帶我們到正確的車站。」這句話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,成為她尋找未來的指引。

渴望尋找內心的答案,尼拉聯繫了送餐大叔,並得到了薩贊辦公室的地址。然而當她到達時,沙伊赫告訴她薩贊已經退休並搬到了納西克。雖然感到失望,尼拉還是寫了一封告別信,告訴薩贊她決定離開丈夫拉吉夫(Rajeev),與女兒亞施維(Yashvi)一起開始在不丹的新生活。 與此同時,薩贊在前往納西克的途中改變了主意。他意識到離開孟買以及與尼拉建立的連結將是個錯誤。他回頭,再次踏上返回城市的旅程。

Lunch Box

《午餐盒》的眾多細膩元素中,聲音設計是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優勢。電影的背景音樂低調不張揚,從不蓋過情感,反而增強了角色內心的孤寂感。每天的聲音——火車穿梭的轟鳴聲、餐具的碰撞聲、輕柔的腳步聲以及遠處的談話聲——共同營造出一個身歷其境的環境,反映著孟買生活的節奏。

尤其是環境音,特別映照角色的情感狀態。薩贊的辦公室顯得冷清寂寥,稀疏的聲音突顯了他的孤獨;而尼拉的廚房則充滿溫暖的家庭氛圍,與她內心的孤寂形成對比。關鍵時刻的沉默運用,也為電影增添了真實感,讓情感得以呼吸,不強迫情緒的宣洩,更包含了吃飯時的咕嚕聲等細節,讓觀眾更貼近角色的生活場景。

結局

如同我在這篇文章開頭所提到的,這部電影以一個美麗的開放式結局作結。尼拉在家中等待著亞施維放學回來,而薩贊則隨著熟悉的送餐大叔們前往她的家門。這個開放的結局,將未來留給觀眾自由想像,正如那些帶領他們走到一起的意外旅程一般。

版权声明

作者: Padmaj P Kumar

链接: https://blog.padmajp.com/zh-cn/posts/%E9%96%8B%E6%94%BE%E5%BC%8F%E7%B5%90%E5%B1%80%E6%BA%AB%E6%9F%94%E7%9A%84%E6%95%85%E4%BA%8B-%E6%8E%A2%E7%B4%A2%E5%8D%88%E9%A4%90%E7%9B%92/

许可证: CC BY-NC-SA 4.0

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NonCommercial-ShareAlike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. Please attribute the source, use non-commercially, and maintain the same license.

评论

开始搜索

输入关键词搜索文章内容

↑↓
ESC
⌘K 快捷键